首頁>教務處>核心課程中心>教師成員

核心課程中心師資

姓名 陳建維

E-mail

parsifal.c@gmail.com

最高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

經歷
(含得獎紀錄
或證照)

現任:
新北市三峽區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執行長
臺北基督學院基督教博雅學系兼任助理教授
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師
曾任:
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專案企畫經理
香港商蘋果日報出版發展有限公司編輯
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輯
證照:
Apple Certified System Administrator (ACSA)
中華民國足球協會C級裁判證

中華民國足球協會D級教練證
職稱

助理教授

授課領域

臺灣歷史與文化、西洋文化史

研究專長

印度史、近代中印關係史、中國現代史

著作論文

博士論文:
《近代中國社會的印度想像(1895-1949)》,臺北: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,2021年。
期刊論文:
陳建維(2022年03月)。論印度挑戰中國大亞洲主義之路——從一九四七年泛亞會議談起。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學報,13(1), 125-146。
陳建維(2020年03月)。中國近代知識份子救亡論述中的佛教角色。華岡史學,7, 37-64。

專書論文:
陳建維(2022年11月)。我來,我開墾,我建廟——清代初期三峽移民、街市與廟宇的發展關係。關渡宮媽祖信仰與東亞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(ISBN:978-957-596-428-3)(241-256)。臺灣臺北: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、財團法人臺北市關渡宮。
陳建維,《近代中國社會的印度想像(1895-1949)》,臺灣臺北:秀威資訊,出版中。

研討會論文:
陳建維(2022年09月)。我來,我開墾,我建廟——清代初期三峽移民、街市與廟宇的發展關係。2022年媽祖信仰與東亞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,臺北市關渡宮。
陳建維(2021年10月)。從《民報》看中國革命黨人的印度觀。耀其輝光・前型不遠——辛亥革命110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,國父紀念館中山講堂。
陳建維(2019年12月)。近代佛教復興與僧學精舍的現代化——以楊文會及祇桓精舍為例。「國學與現代書院建設」論壇,福建福州陽光學院國學與國家發展研究院。
陳建維(2018年06月)。中學歷史教科書與印度形象——以何炳松的《外國史》為例。第三屆「中國知識界的近代動向」學術研討會——知識分子與黃金十年的建設,中國文化大學城區部大新館B1圓(一)演講廳。

陳建維(2017年12月)。從羅家倫使印看駐外使節的選擇對國家外交的影響。第二屆「中國知識界的近代動向」學術研討會——抗戰時期知識界的南渡北歸,中國文化大學城區部大新館B1圓(一)演講廳。